政府工作報告極簡版來了!能源今年這么干!
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于3月5日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,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。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,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。該報告要點如下:
去年工作回顧
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.1%
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.1%
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
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
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%
今年主要預期目標
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.5%左右
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
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%左右
糧食產量保持在1.3萬億斤以上
今年部分重點工作
財政:今年赤字率擬按2.8%左右安排,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.5萬億元、規模近9.8萬億元
政府投資: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.65萬億元
減稅: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.5萬億元,其中留抵退稅約1.5萬億元
就業: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
政務服務:擴大“跨省通辦”范圍,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
消費: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,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
創新: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,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
鄉村振興: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,啟動鄉村建設行動
開放:推動與更多國家和地區商簽高標準自貿協定
環保:完善節能節水、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產業支持政策
教育:繼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
醫保: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
社會保障: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,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,發展普惠托育服務
住房:探索新的發展模式,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,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
文體: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
港澳臺:支持港澳發展經濟、改善民生,堅決反對“臺獨”分裂行徑
今年的報告提及了碳達峰碳中和、生態環境保護、用能等能源相關內容,有關媒體梳理了其中的能源要點:
要點一: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,載人航天、火星探測、資源勘探、能源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。
要點二: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。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,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9.1%。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。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。
要點三:加強大宗商品保供穩價,著力解決煤炭電力供應緊張問題。
要點四: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,還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、煤電和供熱企業實施階段性緩繳稅費。
要點五:過去一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,促進可持續發展。鞏固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成果。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。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,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?稍偕茉窗l電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。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。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。
要點六:消費和投資恢復遲緩,穩出口難度增大,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,中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,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。
要點七: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: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;能耗強度目標在“十四五”規劃期內統籌考核,并留有適當彈性,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。
要點八:確保糧食能源安全。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應,保障民生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用電。實施全面節約戰略。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,加快油氣、礦產等資源勘探開發,完善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,保障初級產品供給。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。
要點九:重點支持制造業,全面解決制造業、科研和技術服務、生態環保、電力燃氣、交通運輸等行業留抵退稅問題。
要點十:推進涉企信用信息共享,加快稅務、海關、電力等單位與金融機構信息聯通。
要點十一:清理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,支持地方對特殊困難行業用電實行階段性優惠政策。
要點十二: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,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。
要點十三: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“十四五”規劃,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。建設重點水利工程、綜合立體交通網、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,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,完善防洪排澇設施,繼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。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400億元。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,加大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。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,做好用地、用能等要素保障,對國家重大項目要實行能耗單列。
要點十四: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,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,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。
要點十五:持續改善生態環境,推動綠色低碳發展。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,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要點十六: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。強化大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,加大重要河湖、海灣污染整治力度,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。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,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、資源化。完善節能節水、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產業支持政策。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,科學開展國土綠化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,保護生物多樣性,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,要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更綠更美。
要點十七: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。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。推動能源革命,確保能源供應,立足資源稟賦,堅持先立后破、通盤謀劃,推進能源低碳轉型。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有序減量替代,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、靈活性改造、供熱改造。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,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。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,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,推進鋼鐵、有色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。堅決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。推動能耗“雙控”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“雙控”轉變,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,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。